2011-03-10

我們都是地球人

小時候跟父母接見訪客,或出外作客,禮貌第一課是什麼?答對了,「叫人」。做小孩的很本份地把親緣輩分關係搞清楚了,爺爺/ 奶奶/ 公公/ 婆婆/ 叔叔 /伯伯 /舅舅 /姑姑 /阿姨 /嬸嬸,父系還是母系的,年長於父母還是年少於父母,大方最好,靦腆也行,總之叫對了人,就可以吃糖玩耍去了。 大人講話的時候小孩不要插嘴,孔融讓梨、兄友弟恭,道理要懂,待會兒扯辮子、抓頭髮、推撞瞎鬧,被告了狀,之前叫人叫得好的,總能博得大人最多的同情。做大人的呢?首先要會逗客人的孩子,「哇,你們家的弟弟長得好高喔!」「妹妹好聽話懂事喔!」這時,沒孩子的人就時常被涼在一旁,所以即使自己沒孩子,社交之鑰仍是逗孩子,孩子逗得好,社交肯定吃得開。把客人家的孩子逗完了、誇飽了,這才寒暄話家常。一邊把客人帶來的糕點水果拎過來,手上甸甸斤兩,一邊說,「哎唷幹嘛那麼客氣還帶東西來⋯」

以為這就是待客之道或進退禮儀,來到德國才知道一切得重新學習。記得當年初次接見男友的父母家人,縱然書本課堂或旅遊經驗中學過,西方人多直接喚名字(first name),或者稱呼Mr. X/Mrs. Y,生人倒也就罷了,男友的父母不是別人(很可能成為日後的公婆),從小的禮儀教養怎容我直呼長輩名諱。前思後想,寧可多禮,不可無禮,還是決定叫他們伯父阿姨。誰知男友父親的第一句反應竟是,「妳這麼急著要跟我們攀親帶故,跟我們做一家人嗎?」一下把我羞到肚臍眼裡去了!

比較融入德國社會後,瞭解到這是一個只重遠近親疏,不重長幼輩分的民族。子女直呼父母大名的大有人在,就更別說次於父母級的叔叔阿姨了。讓我驚訝的是,除了對自己的親祖父母外,若對其他年長者以爺爺奶奶相稱,就等著遭白眼和吃拳頭吧!把人家「叫老」了可是大忌,白髮老人杵著拐杖在市集和果菜商講價,果菜商一面稱斤論兩一面對高齡客戶說「小伙子(junger Mann)/小妞(junge Frau),一共五歐元」,掏錢接物的「老」伙子/「老」妞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,也不忘說聲謝謝。開車時對別人駕駛看不順眼,咕噥的也是「爺爺/奶奶你不會開車嗎?」在這個世界裡,「爺爺奶奶」成了不敬語,鹿鼎記裡韋小寶的罵人花招「x 你奶奶的」,以為自己因此就晉升兩級,成為人家爺爺,可是對牛彈琴,自說自唱,在這兒一點都揀不到便宜。

至於遠近親疏,在德文中以「您」(Sie)和「你」(du)二字區別。一般而言,除了家人朋友同學外,跟其他人(包括同事、鄰居)講話,一律以「您」相稱。既然相稱以「您」,自然不能踰矩直呼人家first name,而是嚴格以x x先生、x x女士尊稱。跟對方「您」來「您」去,「先生」「女士」一段時間,漸漸熟捻熱絡起來,這時候雙方可互相建議不妨以「你」相稱,以示親暱,再報 first name,握手為定。本來「您」「你 」之區也無妨,我這人本情願多點禮數周到。麻煩就在複雜的德文動詞變化:只拿現在式而言,相較於英文只要在第三人稱單數(he/ she/ it)的動詞後面加‘s',德文是我、你、您、他/她、我們、你們、他們八種變化,其中配合「你」的動詞變化最難,而配合「您」的和動詞原型一致,最簡單。當年男友的父母大概見我動不動支吾臉紅,很快就親切地提議,以後不用這麼見外,只管跟他們以「你」相稱,也就是說,他們不必再稱我為Miss Chuang,我也不用再叫他們什麼先生女士或伯父阿姨的,直接叫first name就行。可是這下我臉更紅脖子更粗,堅決說「不」,「為什麼不呢?」他們不解,「因為『你』太難,我們還是『您』吧!」

孩子嘛,大多數的人不會逗。德國孩子們幾乎個個都有寵愛的填充「泰迪熊」或「跳跳虎」,跟這些毛茸茸的玩具動物說起話來,大家咿咿呀呀,很有天真想像力,但一碰到活生生的孩子,反而擠不出半個字來,犯彆扭!孩子也少跟著大人去應酬場合。朋友同事們見我們時常帶著孩子上館子、進城逛街,總是不解。大部分的人乾脆放棄上館子打牙祭,街也不逛了,拖個孩子多累贅,德國的爺爺奶奶可是不負責帶孩子的,把孩子給保姆帶的人也相當少數。所以很多人不要孩子,或晚生孩子,因為似乎一生了孩子就和「社交」絕了緣。如果偶爾跟朋友聚會還是帶上了孩子,我家的孩子經過嚴格品管,雖然用德文,叔叔伯伯阿姨姑姑等詞可免,大名總是要叫來問好的。可德國孩子不叫人,有些甚至招呼也不打,父母一句不說,我至今不敢苟同。至於從小鍛鍊的「逗孩子功」,我可是家傳祕方,把戲多的變不完,碰到可愛的孩子,我使盡渾身解數逗得樂,逗了一陣才發現,愛聊天喝酒的父母把他家的大小拖油瓶,全支使到我這托兒所來,反正Cindy對逗孩子有興趣,就讓她逗,我們輕鬆吧!至此才知道,逗孩子確為「社交之鑰」--我這一逗,自己被孩子纏著無法社交,平時被累慘的父母終於有空可以社交了。

重視教養禮節的家庭當然也有,小小孩就被訓練地相當紳士淑女。小紳士、小淑女們有模有樣地主動伸手和客人相握,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子已學會為女訪客脫大衣、解圍巾,卡在喉嚨裡的那句,「哇,弟弟長得好高喔!」或「妹妹又乖又聽話!」怎麼都講不出了,只覺得人家孩子似乎都比我還成熟,忍不住提醒作客的自己舉止也穩重點。這時以為跟孩子打過招乎了事,大方地走進客廳,牆上壁畫,地上盆栽品頭論足一番,盡責地找話說,主人一臉不解地看著我,搖搖頭,這個Cindy又忘了擁抱問安了。大步向前擁我入懷,臉上香一下(如果角度不對,經常會卡大鼻子),「 Guten Tag!Cindy(日安)」喔,趕快回抱,回香臉頰,先男女主人,再其他客人,輪抱輪香,頭都暈了,「 Guten Tag!」如此問安程式終告完成,可以安心話家常了。

親友見面,拍張照留念總是難免。德國朋友翻我家相簿,特別是和台灣家人親友的像片,相當好奇,為何人人作搶鏡頭狀(以食指中指比V)笑得如此燦爛?原來老德拍照不愛照人,盡照山水景物,就算照人也一定趁你不注意的當下忽扣快門,被他們照的像片裡的我常是一臉莫名其妙驚嚇狀。總之一切力求自然,像我們這樣盯著鏡頭說Cheese的,還真讓他們費解。記得公公在世時,受我父母之邀訪台多次,回德後看了他拍攝的相片,居然有幾張也對著鏡頭比V說Cheese,嚇得我,這怎像他 ?他咧咧嘴,比個V跟我說,到台灣妳父母那兒修了「對鏡頭笑」學分。這簡直是⋯,愛因斯坦或貝多芬比V說Cheese擺可愛嘛!

在德國住久後,老老少少朋友交了不少,小朋友不稱我阿姨,老朋友更不當我賢姪女兒,大家都是同輩。夏天在院子裡架起爐火烤肉,冰啤酒一下肚,老德那副嚴肅認真勁兒,打兩個嗝兒就煙消雲散了。一次在朋友的戶外慶生會上,啤酒喝多了快活,笑得停都停不住,坐在矮牆上光腳踢踢蹬蹬,朋友平日不苟言笑的父親移杯靠過來,眼光遲鈍,滿臉通紅,對我說,「Cindy,我們可以不再講『您』了嗎?以『你』相稱如何?」從小的教養使然,醉了也不忘敬老尊賢,「這怎麼敢當呢?『您』是 x x 的父親啊!」「是 x x 的父親又怎麼樣?這支舞我非請妳跳不可!」這下子我亂了準,是該遵循長輩的命令跟他跳舞呢?還是擺出小姐樣兒,頭撇一邊,「跟『您』跳舞,沒興趣!」

打破文化地緣的疆界,做個自由的地球人。
壓克力顏料畫  Cindy
漸漸的,也習慣了兒子的同學、鄉紳元老為我穿大衣開門,不論年紀,總是給他們一個很女性的感激微笑;碰到那些不打招呼不叫人的,我也用不著跟他們一般見識,牛仔褲撕裂,夾個鼻環,扎個刺青當龐克,我也會。

在這個地球上,從愛斯基摩人到非洲叢林土人,什麼待人接物的禮儀都不過是要確定「我的存在價值」,我們都是好面子又需要朋友的地球人。

6 comments:

  1. Dear Cindy:

    我是從祖怡那連過來的
    每回看你的文章都覺得很有趣
    感覺到妳很熱情 聰明又真誠
    謝謝妳的分享 喔 還有Andre的
    (我的英文不好 不太懂Comment as要選什麼
    就留了anonymous)
    lulu

    ReplyDelete
  2. 各國的禮儀風俗真是大不同,完全行不通啊!

    ReplyDelete
  3. 就算同樣是中文,敬語的使用真的是大學問。

    我記得剛來美國時,中文敬語用太多,如「您」之類的,大陸朋友就說我「酸」。十多年沒回臺灣,臺灣來的小朋友都說我講話像「老芋仔」了。

    ReplyDelete
  4. Andy,你不是說,出國前待在軍隊,說的不是粗話,就是敬語,所以若不說粗話,「您」就用的多了。像不像老芋仔,我不知道,倒真覺得你用字特別文質彬彬。我住國外久了,回到台灣,也常被人問起,是否是外國人。有一次坐計程車,還被司機誇獎,中文講得真好,難不難學? 實在莫名其妙...

    ReplyDelete
  5. Cindy, 我和先生婚後到賓州見公婆時也碰到這種事. 我叫婆婆"媽"但她卻說我可以叫她的名字"Martha". 我和先生結婚這麼多年來, 我仍無法叫她的名字, 每每聽到我姑姑有時叫她媽媽的名字時我心裡仍會說沒禮貌,但只聽不語, 每個國家風情不同, 但我還是守著我的規矩吧.

    Julia

    ReplyDelete
  6. Dear Julia, 當時我不管公婆怎麼說,總是堅持自己的 ‘教養’ 稱呼他們‘爸’、‘媽’,後來他們也覺得很好。所以我贊成妳的說法:每個國家風情不同, 但我還是守著我的規矩吧.

    ReplyDelete